盘算起来:
一支手枪五千两,自己手下接近五百个弟兄,一人一支便是五百支,就需要银子二百五十万两,自己现在一年收入不过一百七十万两上下,这笔巨资又怎么可能出得起呢?然而一支寻常的精锐燧发长枪,不过几十两银子,手枪再怎么精良,价格也不会超过一百两,怎么可能会卖到五千两这么贵?莫非是汤若望诓我不成?
可他转念一想:汤若望是个传教士,笃信上帝,是做不出为了几千两银子就欺上瞒下的事情的……想来是这两支火枪虽然实战效能不差,但依旧属于手工制造的新发明和工艺品,这才导致其附加值高企,顺带拉高了售价。
因此,只要手枪进入工业化生产,自然就能降低成本,成为可以给每个士兵都能装备的制式武器。
想到这里,姬庆文已是暗下决心:自己要扩充“戚家军”,也就是崇祯皇帝亲自命名的“明武军”,光靠从欧洲进口火枪、从日本进口刀剑可不行,必须自己建立起一整套军工体系,才能应付明末日渐莫测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