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知府寇慎是个在明末典型意义上的好官僚。
寇慎今年五十三岁,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的时候就已经年过四十了。他明白自己步入仕途之时年纪已然太大,除非是碰到什么千载难逢的殊遇,是绝不可能混到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之类的极品官职上去的。
因此他做官讲求四平八稳,既不攀附阉党、也不得罪东林党,故而才会在天启、崇祯交界时候,变幻莫测的政治形势下,成为各方面势力都能接受的人选,来主官苏州这片朝廷财税的重地。
自到任苏州之后,寇慎虽做不到像海瑞那样的清如水、明如镜,可比起之前几任苏州知府贪得无厌的样子来,吃相无疑是要好看多了——从来不会去盘剥小民百姓,而只是收受一些富户的孝敬,当然,你不给他钱,寇慎也磨不开面子去主动索贿。
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寇慎本来就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只想太太平平地当好他的官,等混到六十来岁的时候安心退休回家养老,替大明朝经营起一片太平地方,便也不算是辜负生平所学了。
所以,当这位最讲求平稳安定的老官僚,听锦衣卫指挥佥事李元胤报告,说是“苏州城内的织工,或许会受到白莲教的挑唆,出来聚众作乱”的消息的时候,寇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