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化接过两支火枪,好像接过两件无价之宝,还未细细观察就先夸赞起来:“姬大人,你看看。这两支火枪长短、大小、分量几乎一模一样,这就十分不易了。不像我这里生产出来的,两支火枪差异极大,都像是不同地方出产的一样。”
他又端详了一下这两支手枪,便又佩服起来:“唉!这两支枪造得如此小巧轻便,却还能打得那么准、那么狠,而且还不必担心会炸膛,这样的火枪,不知我朝何时才能制造出来。”
姬庆文笑道:“孙大人也太抬举洋人了。这两支手枪的确是不会炸膛,可准度和威力比起其他长枪却要差上不少。况且我苏州织造衙门里,有个叫宋应星的孝廉公,也十分喜爱机械制造。他现在拿了我的钱,也在搞军工生产。不过他的工作成果还没有孙大人这里来得好,孙大人要是有空,可以南下苏州去指导一下,或许还能有些启发呢!”
孙元化听了这话眼睛顿时一亮,说道:“宋应星?这人我认识,他的《天工开物》我也曾拜读过,是个做实事的人。唉!可惜我头上还戴着乌纱帽,还有守土一方之责,否则真恨不得现在就跑到苏州去。”
孙元化这话半真半假,却逗得姬庆文一乐,道:“孙大人何必急于一时?将来有的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