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这些个质疑声,赵光义想了一个妙招。
他在雁门关设置了一个双保险。
在李继隆守卫雁门关的基础上,他又命令了大同军驻守在了雁门关后方的代州。
同时,为了增强大同军的战斗力。
赵光义给大同军提升了兵额和粮饷。
大同军节度使是杨业,有杨业这位忠勇的老将军帮着李继隆守着后背,李继隆任职雁门关守将,就不再那么薄弱了。
吕端到了汾州,向李继隆宣读了赵光义的圣旨诏书。
想打仗,想立功,已经想疯了的李继隆,二话不说,立马整合了军队,立即开拔了。
吕端哭笑不得的带着李继隆连夜赶路。
李继隆的心思 ,他了解。
李继隆所在的李家,原本也算是顶级的将门,可惜老李去世的早,没有扶李继隆一把。
所以李继隆征战多年,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游走在武将的底层。
如今,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光耀门楣的机会,他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急切?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过县穿州。
三天以后,到达了雁门关。
吕端摆出了仪仗,在雁门关内的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