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七闻言大喜,他撇下了大同军的军卒,匆匆穿过了代州衙门的二堂。
在堂上,早有一位柔弱的青年在等候,青年穿着一身绿袍,不是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寇准低声感慨道:“苏兄乃是酒中仙人,淡泊名利也情有可原。我当初之所以没有辞官,是因为,我也想到这边陲之地看看。”
“了解民间疾苦?”
寇准侧目,鄙夷道:“我是想看看,辽人是不是比大宋的人多了个脑袋。”
杨七低声笑道:“看来你对边关的战事很不满。”
寇准喝光了酒壶里的酒,放下酒壶,沉重道:“国恒大,好战必亡。然,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北方的屏障,不收回燕云十六州,大宋江山时时刻刻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我就是想看看,辽人是不是比宋人脑袋多。凭什么太祖和今上,三次北伐,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
杨七笑眯眯道:“那你在边陲待了三年,都看出了些什么东西?”
寇准撇了一眼杨七,毫不顾忌的说道:“边军糜烂,杀良冒功,官逼民反……如此边陲,如何能够抵挡得主辽人?”
杨七摇头一笑,寇准现在还是太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