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不需要寇准等人的催促,百姓们早早的遍起来去赶海了。
从榆关一直到燕宋边陲,长达三百多里的海岸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赶海的百姓,一个比一个冲的快。
短短一日的时间,聚集在海边的百姓,已经不仅仅是那些从宋辽两地过来的难民了,还有一些住在附近的将士们的家眷。
平白无故的在海边捡钱,谁会不愿意。
赶海的规模日渐庞大。
海岸边上的海产也在迅速的消耗。
除了少数人从海边捡到了珍宝外,大部分人只是捡到一些海产。
百姓们捡到的海产,与日俱增,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消耗。
大批大批的海产长久堆下去,容易发臭。
于是乎,赶海的工作开始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
从第三天起,各种各样的传闻就开始在人群里传播。
传闻称一个妇人,她在去赶海的时候,怕年幼的儿子走丢,于是就把儿子绑在了距离驻军营帐外不远的海滩上。
妇人一个人去赶海,忙碌了一天,才弄到了不少吃食。
等到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驻军营长外的时候,看到了惊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