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杨七身死,他们的谋划对燕国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是若是杨七没死,局势将完全不同。
托佛门的鸿福,杨七一举得到了足够燕国百姓造两年的粮食,加上了海上捕捞的渔获,撑三年也没问题。
而燕国的兵马又是本土作战,不存在太多粮草运输问题。
反观宋国、辽国,他们都属于发重兵远征。
粮草运输线路将会被拉的很长,而且在路上会消耗很多。
单从这一点,宋辽两国就差了燕国一茬。
其次。
宋辽两国此前在燕云十六州一战,互相损耗,大伤元气。
时隔不到一年,再举重兵。
国内的精壮男丁,只怕被抽的七七八八。
若无斩获,国内必然生乱。
反观燕国。
从杨七施行了藏兵于民的兵役制度以后,常役兵马虽未变动,可是预备役的兵马,却连年翻滚。
再加上投了杨七的燕云之地的汉军,以及从宋国过来的十万精锐禁军。
虽然此前杨七裁军以后,很多人都做了农夫。
但是只要杨七相招,他们必定前来报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