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原地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杨七的这个问题,在向敏中耳中,更像是‘你觉得,那个能活’。
保儿子,得罪儒生。
保儒生,失去儿子。
向敏中一时间,陷入到了两难。
还真映证了他入宫前的那一句话,杨七很有可能把儿子的生死,交到他手里。
此事若是放在宋朝的朝廷,向敏中就没这么为难了。
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保儒生。
因为在宋朝朝廷的话,他保一次儒生,相当于保向家百年富贵。
和向家整个大家族而言,一个儿子的性命,他舍得起。
可是偏偏,这里是大燕。
以向敏中敏锐的嗅觉判断,这些儒生们在皇宫门外闹事,已经上了杨七必杀的行列。
保他们性命,根本不可能。
他如果出言保儒生的话,顶多会落一个好名声罢了。
一个好名声和儿子的性命比起来,那就值得向敏中深思 了。
杨七见向敏中陷入到了沉思 ,也不催促,而是细细的品着茶,等待向敏中思 考完。
这一等就是一炷香时间。
一炷香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