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特别指出太极拳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倚天屠龙记》里隐藏了这点。
“以慢打快”,其实是指训练的方式,开始要慢慢吞吞地练习,这样才能细细地感知身体的动作要领到没到位,照顾到周身的每一点,不会滑过、忽视。
当逐渐熟练后,就可以在更快的速度中照顾到周身,从而快慢由心,一套拳慢时可以打一两个小时,快时几分钟就可以结束。
“以静制动”其实就是要用后手拳打人的意思 ,后手拳就是“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至”,说白了就是让对方先动手,自己不主动进攻,打被动拳。这个特点太重要了,很多高明的拳种都是这样要求的。先动手看似占了先机,其实把底牌已经先漏了。
但怎么做到“我先至”呢?这就是先前的特点“慢吞吞”地打拳了,“慢”,就是在练习“听力”,不是英语四六级的听力,是武术中特有的“感知力”、“敏感度”,只有通过长期的缓慢盘拳才能出来。有了“听力”,那就厉害了,不亚于战争中有了雷达,“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
怎一个牛字了得!
太极拳的缓慢盘拳,感知身体的动作要领有没有到位。那要领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