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有意识地收集经济作物,椰子以“胥耶”名义,进入到海南岛的万安县,以及南海西海岸的交州欢州爱州。
虽说汉朝时就有椰子,并且为时人称作“越王头”,但用途实在是乏善可陈。司马相如一篇《上林赋》,提到了“胥耶”,可这玩意终究不入流。
岭南之物,唯荔枝和甘蔗算是为中原称道的,就算是稻米,一年三熟却口感糟糕,楚人吴人都不爱吃,何况“诸夏”。
但椰子到了“民兵”船队手中,开辟了欢州种植园万安种植园后,椰子油在贞观九年,就开始小批量的生产。
苦于当时存储条件运输条件不足,到去年,也就是贞观十年在广州兴办了一家岭南琉璃工坊,这才解决了椰子油的存储问题。
瓷器太贵,陶器气孔太多,反倒是有强烈意愿想要弄点玻璃玩玩的冯氏,给华润号大开方便之门。
冯盎虽是唐臣,却是实打实的有实无名“南越王”,当年的赵佗和冯盎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冯氏子弟之一的崖州都督冯世接,就是一手促成万安县设立的关键人物。种植园开辟需要多方支持,唐朝在此置县建制,却还没有有效统治。冯世接为崖州都督,华润号走了冯盎的关系,自然是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