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唐朝工科生 > 正文 第六十一章 长孙的矛盾
这个当口,山东士族下了场,不仅仅是登莱投资,更是有如崔弘道一般,直接联络萧铿这等早早出来“发家”的人,然后在类似徐州这种“自己的地盘”上,种上一批桑树。

    为了能够扩大再生产,不管是官方渠道的牙行还是说兵部发卖的物资,只要是活人,只要能买下来,就不存在不愿意‘花’钱的巨富。至于民间走‘私’“人口”,已经到了无比猖獗的地步。

    仅以高句丽为例,这个被大唐碾死的可怜虫,按照贞观朝以前历朝历代的经验,想要安抚大治,最少也要二十年经营,两代人努力。

    可是现在呢?除了契丹人闹了几场,高句丽人根本没有大的动静。

    为什么?

    因为每一条从新罗故地开拔出来的沙船以及后来的“八年造”,都塞满了用绳子串好的高丽奴!

    前几年长安以“新罗婢”多寡来炫富,一时间还成为风气。可是到了贞观十年,这算个屁?常何在洛阳的侄子常凯申,光新罗婢就有两千。专‘门’在洛阳新南市附近设立的凯申缫丝厂,倭‘女’更是近万。

    更加离奇的是,这些倭‘女’中的一多半,都是贞观十一年通过合法渠道进入大唐的。她们成群结队搭上“东风”船队或者“白杨”船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