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三观遭受了强力的摩擦。
半晌,少年拿起祖父扔给他的泛黄本子,里面记录的,不外是汉末以来,王氏在历史舞台上不要脸的记录。
原本,作为一个受新帝国教育的好少年,琢磨着努力努力,从山东老家淘一本国子监祭酒出品的《五年模拟三年高考》,然后努力读书参加科举,成为帝国的一个优秀公务员。
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他每次翻自己家族历史的时候,总觉得这是黑历史。
偶尔让他与有荣焉,不是因为“王与马,共天下”,而是王羲之的字写得好,或者南朝“四王”以及后来的永明体开创了诗的第好几种写法。
讲道理,他是一个文化人啊!要脸的啊!
可是他的祖父,怀念的是琅琊王氏狂霸酷拽屌炸天的时代,所以,要脸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姑母是个过气公主怕什么?姑母跟人偷情怕什么?姑母还生了个私生子怕什么?有权有势有钱有人就行啊。
老者也不去刻意引导孙儿的三观,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是他自己的事情。
再说了,一个孙子不行,换另外一个就是了……
王氏的船就这么跟在辽东来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