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唐朝工科生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顺势
,这些突厥妇女不会和那些“十年卧薪尝胆”的男人一般,琢磨着如何复国,而是想找个老实人嫁了……

    这年头,大河工坊出来的熟练女工,还真不愁老实人接盘……不是,老实人娶她。

    说起来也是无奈的事情,不同地区不同工坊不同环境的工人待遇,差距大的惊人。比如石城钢铁厂,它如今已然是成为幽州和辽东一线最重要的基石,丁口稠密度早就超过了幽州。同时周围如营州等地的耕地,被迅速开发,又因为产业需求,工人的肉食摄入量,是远远超过淮扬苏杭的。

    尽管说起来,淮扬和苏杭,远比辽东要富庶,但要说工人甚至是奴工的生存条件,淮扬和苏杭的奴工,几乎等同于最低等的家禽家畜,不存在改善条件的余地,因为在这些地区,奴工就是消耗品,和桑蚕米面是一个级别的。

    真正获益的相对底层又相对数量较多的阶层,基本都是市民阶层。不管是长安洛阳还是淮扬,因为城市的特殊地理条件和政商环境,导致最早享受教育环卫就业的人群,一定是城市的中下阶层。

    这同样是不因意志而改变,纯粹是利润使然。

    长安如此,洛阳如此,后来的武汉同样如此。

    “使君,这武昌书院说是要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