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唐朝工科生 > 正文 第六十四章 中学
直接体现,就是《礼记·大学》。这一块,朝廷是不会允许民间妄加解读,新南市中学并不涉及解读,于是朝廷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底,在民间需要大量账房的同时,朝廷一贯以来的需求,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唯一不同的是,这十年来,朝廷一直没有有效地推动,仅仅是把数学塞进了国子监,或者说,塞到礼部,由得老学士们去折腾。

    效果么,还不如从某条江南土狗那里挖人来得好。

    新南市中学,原则上是受新南市监督管理,这就具备了官方性质。将来如果效果好,李董以及外朝,不介意主动培养一个什么“钦命洛阳第一中学”或者什么“皇家煎饼果子中学”。

    至于现在,横竖旱涝保丰收,也就由他去吧。

    于是新南市中学,虽然谈不上建校过程多舛,但也有些磕磕绊绊,不过总算结果很完美,顺利成立了。

    招生考试的生源,主力就是洛阳地区收拢寒门以下子弟的私塾蒙童。因为《音训正本》的缘故,大唐大城市的识字率迅速提高,鲜有地让市民阶层甚至普通小有产者,其受教育的数量,大大增加。

    而其中大量的普通市民阶层,他们的生计来源,便是在工场中做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