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朝廷祭祀殷朝比干,这是有深刻道理的。意识形态上来讲,忠臣这种东西,不管国家兴亡,当然是多多益善,因为这是现任君王的个人需求。
一个个都去学陈胜吴广,这不是闹么?
作为皇帝,巴不得满朝文武不是比干就是介子推,死也得尽忠,这才是完美呐。
君为臣纲,理应如此嘛。
至于某条江南土狗这光景突然要来“尽忠”,是不是真心的,李董也不在意,反正他对重臣的荣宠,也从来不是真心的,他巴不得魏徵去死,可不照样要跟魏徵喝两杯么?
不几日,贞观十九年四月初四,皇帝下诏祭祀比干,追封比干为太师,谥号“忠烈”。
总之,从贞观十九年四月初四开始,每年的四月初四,就是“比干日”。
收到消息的老张心说到了这一天是不是得表演个“剖心挖肺”什么的,然后跑城门口看看没有卖空心菜的狐狸精……
皇帝给事情定的基调就是“忠臣”,那末,谁将来要是在“甘蔗酒”上搞事闹反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大大的不忠啊。
既然都不忠了,那李董逮住人扒了猛干,就怨不得当初没有说过对不对?
勿谓言之不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