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真的以为,自己掏的那一贯钱,就是自己所学“知识”的全部费用,还知道自己学的东西,是需要最少十一贯的。
相较于唐朝大部分地区,武汉地区的学生,那是相当的幸运,即便是掏钱的,也是幸运到无以复加。
正因为来之不易,知道知识的可贵……真可贵,所以才会更加的珍惜,不管是熊孩子或者不是熊孩子,在皮不皮之外,都是求学若渴。
也是因为这个,才会被老张一个无意识的玩笑,刺激到了本就敏感脆弱的心灵。
之前如火如荼的“新学”“王学”私塾的办学运动,老张是不太开好的,其中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私塾,最终都会沦为“寻章摘句”“识文认字”的基本套路中去。这并非不好,而是现实。
但总归是一个好的现象,本身识字率的提高,也是一种极大进步。
“唉……看来这个玩笑也不是随便谁都能开啊。”
作为临漳山的山长,他能偶尔参与教学,已经是相当的不易。严格算起来,他带过的学生,已经有十五届,今年会是第十六届。学生的年龄跨度相当的大,有的学生已经儿孙满堂……
哪怕是老张自己,当年偷鸡摸狗也似的带了同仁医学堂的二百五十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