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跟李皇帝算是命运共同体,可以说是“与国同休”了。
杭州一带的浙水豪门,通过会稽钱氏牵线搭桥,如今就是皇帝在“进奏院”中掺的沙子。
光明正大,挑不出半点刺来。
至于“弘文阁”改组扩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皇帝玩的这些手段,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算再怎么不痛快,皇帝天然有这样的权力在。
即便是“忠义社”内部,也不是一条心一个声音,愿意顶着李唐忠臣行事的人并不少。
而且大唐这几年外战全胜,顶着唐朝“上差”的身份去国外“招摇撞骗”,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
仅仅从回报效益上来说,愿意撕破脸开打,然后“重整山河”,然后重新恢复国内外秩序,再去捞钱……对很多“忠义社”社员而言,那实在是太费人力物力财力。眼下这种状况,坐等着“享福”,何乐而不为?
自己辛苦一辈子,让子孙去爽,固然精神可嘉,可自己不痛快不舒服,于这些太平年月成长起来的勋贵二代们而言,不划算。
如今能够让房相公顶着“进奏院院长”的名头,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装逼一起飞,结局很美满嘛。
至于皇帝老子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