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说正是这个强大信仰,支撑了朱之瑜一生的选择。
当然,对朱明忠来说,他所需要的正是这位明末实学大成于一身的老师,在清河书院推广实学,培养出一批与程朱理学等儒家学说截然不同的“新式人才”。实学讲究的是“经世致用”,讲究的“格物致知”。其本质就是“实体达用之学”。
相比于在军事上击败满清,恢复中国,朱明忠非常清楚,真正决定中国命运的正是在未来“实体达用之学”是否能在中国站住脚,而朱子瑜和清江书院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倾力支持书院,并委派朱之瑜作为书院的山长。只不过,此时没有任何人能够理解朱明忠的初衷。一方面因为朱之瑜是他的恩师,另一方面,因为对其有所“图”,朱明忠一直以来对其自然是毕恭毕敬。
对于学生的毕恭毕敬,朱之瑜只是略点下头。
“成仁,你我虽是师徒,可你却是朝廷命官,无须如此大礼!”
“老师,礼不可废!”
对于朱明忠的固执,朱之瑜的心头一热,并未再言语,在坐定之后,他才看着这让他欣慰非常的弟子说道。
“成仁,我听大咸说,此次你从扬州回来后,便是一直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