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投靠山海关外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后屡立战功,升至把总……”
讲述着父亲的经历时,崔慕华的神 情中带着发自内心的骄傲,似乎是为他父亲当年的选择,或者说是为其父当年的义举。
“……先皇自缢的消息传到山海关时,当时“恸哭六军俱缟素”,而家父以及其它军中朝鲜兵卒皆是痛哭不已。后来吴三桂借口借清虏之兵报先皇之仇,家父等虽是反对,但仍拼死与闯贼厮杀,但清虏狼子野心,入关后即意夺据中华,而此时天子死社稷了!家父身为大明属国之民,还能为谁而战?何况,总兵官吴三桂已剃头降清,要当胡虏的马前卒,攻以父母之邦,家父自不能助纣为虐?因为,家父与友人皆选择了做逃兵,在回国前曾结伴前往先皇凌前。悲痛难当之余,念及大明于我朝鲜之恩,家父终自杀以为殉君……”
泪水不受控制从目中滑落时,崔慕华的声音微颤,双肩亦不住的抽搐着。听着崔慕华的讲述,朱明忠只是默默的点点头,眼前的这个起名为“慕华”的朝鲜人,很难和后世那让人厌恶的高丽棒子重合在一起。
这个时代的朝鲜人,对于大明是发自骨子里的敬仰。在朝鲜被迫降清之后,被迫派兵助战,结果上至总兵下至兵卒,皆是心存对大明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