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明高等教育的嫡造者,朱明忠自然不知道,现在大明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瓶颈期,对于一个人口不过六千万,却拥有超过十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国家来说,似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委实太多了一些。
可实际上,这所谓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之中,有超过5万是朝廷的官员,尤其是兴乾之后,地方官厅上的许多不入流的吏员,同样也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低级官员,无论是吏员的文官化,亦或是司法等权力的分立,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大明的官员体系迅速膨胀起来。
五万余名各级官员,这或以说是古往今来,从不曾有过的“天文数字”,当然官员们的俸禄都是要靠百姓供养。如果不是因为官府掌握有大量的官田,通过官田的出租获得巨额收入,再加上盐税、路税等渠道获得巨额税款,恐怕以传统的财政就连支付这些官员的俸禄都成问题。
而官员数量的膨胀是建立近代政府的一个必然,对于每年都在增加的官员数量,朱明忠并不在意,甚至就是眼下正在进行的西征,同样也没有让他投入太多的精力,毕竟,西征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想比于西征,每年春季开学之后,朱明忠都会等待着礼部对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就读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