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师、兵部尚书、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亦即是探花!
他为官清廉,难得的是这是一件干实事的能臣,自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现为公元1634年)他理兵政,姑不论什么,他起码敢战!
对比于曾主政辽东的王在晋和张凤翼的畏敌如鼠,皆想放弃山海关以北,而孙承宗在天启二年就为督师,力主守大凌河---锦州---宁远----一线,为大明对付北虏争取纵深,御敌于长城之外,象一把尖刀般指向北虏的都城盛京!
如果依王在晋和张凤翼的作法,北虏将直抵长城之外,他们将无所顾忌,天天叩关,大明长城内民众将无一日安宁!
孙承宗曾做过两任督师,深谙军务,而兵将们也都服他,最初的那任在天启二年,他与登州巡抚袁可立互相配合,孙承宗守陆路,袁可立则负责海上袭扰北虏,那时期也是毛文龙建功的时候!
孙袁两大臣一海一陆,令到北虏低伏,甚至收缩防线,离海三十里,避免被明军偷袭。
第二任督师是在袁承焕之后,孙承宗善用诸将,又重用东南府火枪兵,黄台吉知其不好惹,不敢发兵攻打宁远防线,
所以他有真才实学,既深悉国学,又熟知用兵和行政,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