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成为一个转折点。
燧发枪具备了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和不费力的优点,简单,粗暴,打得又准。
当然,火枪也有种种的问题,但在颜常武治下,这些问题被掩盖到影响最小。
明人走明谋!
他们持枪与部族的弓箭对峙,就算伤亡率一比一,也是赚了,而部族没有这么多人去赔。
撤退?
战略转兵,从漠南策马跑到漠北,荒漠迢迢,明军追之莫及,避开风头再说?
但是!
正如前明官军最大的敌人不是鞑靼人和农民起义军而是皇帝与文官,漠南部族最大的敌人也不是明军,而是漠北部族!
逃到漠北,人离乡贱,寄人篱下,最怕的是漠北部族翻脸不认人,杀掉漠南部族首领,尽降其众。
真要是科尔沁部族跑到漠北,那就极度危险,其他人或许没事,今天帐内的五个人,只怕没有一个人生还,家中男丁被屠,妻女沦为玩物!
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打又打不了,逃又不敢逃,忍一忍,熬过去?
巴达仁贵认为待明年,只怕一开春,明军就会发动大规模进攻,那时牲畜消瘦,哪里跑得过明军用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