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了个精光,一哄而散。
要知道,东南军这支部队仅三千华人和七千阿三,对上的是数倍于他们的阿三,阿三根本没有抵抗之心,尽数逃散。
脚踏在失失而复得的土地,郝摇旗对他年轻的参谋长卢英杰道:“通过我们,你可以想象当年鞑靼人是如何的厉害!”
说着这话,不胜唏嘘。
要知道,鞑靼人多年吊打明朝军队,对于明军和明人有着极大的心理优势,他们刺青剃光闪亮的脑袋、辫子、大帽在明人面前一亮相,明人就脚软手软,往往打都不用打了。
鞑靼人三百破一万,一人夺一城的事例多着是!
风水轮流转,当东南军的华人端着上着明晃晃的枪刺的火枪冲上前来,阿三们闻风而逃,见影就遁,脚底抹油,东南军一人俘虏一百个阿三都不成问题。
与鞑靼人不同的是东南军华人并未戕害阿三,对于俘虏阿三多少很不在意,甚至对于关于阿三的战绩都懒得写。
道理很简单,东南军军官团是个有修养的团体,他们的供应也足,不需要阿三俘虏---一个重要原因是阿三的体味太浓重了,还吃咖哩,对于没有狐臭的华人来说简直不可忍受,如红毛番喜欢使用驯服的阿三,两者都有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