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李纲组织人马积极抵抗,种师道等人又带来了二十多万勤王兵马救援。
赵桓才转为主战。
再后来,姚平仲发动了偷袭,反而中了金军伏击,损失了一千多人马。
姚平仲不敢担当罪名,逃走了。
这样一来,一批投降派大臣开始幸灾乐祸,并大肆造谣,说援军已经全军覆没,还攻击李纲闯了大祸。
赵桓听到这些,又改为听信投降派的话,变得惊慌失措,然后一面派使者到金营赔礼、一面把李纲和种师道撤职。
听说朝廷要解除李纲的职务,并妥协投降,陈东非常愤怒,立即带领几百名太学生拥到皇宫的宣德门外,上书请愿,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种师道的原职,惩办李邦彦、白时中等奸贼。
后来,这几百人滚到了几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太学生。
有人可能会问,宋朝有这么多太学生?
这得说赵佶、蔡京等人办的太学太成功了。
每届三千,学时八年(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不尽相同,所以对学生学习年限掌握比较灵活,很多不到八年就毕业了。),一届一届又一届,慢慢的,太学生积累的越来越多。
不过因为官位有限,所以太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