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那回”是宋人口语,是撤军之意。
童贯和蔡攸的大概意思是,让刘延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撤军,但不可耽误军事。
童贯和蔡攸远在雄州,对前方战场情况很不了解,因此,他们让刘延庆酌情处置,应该说是有道理的。
而刘延庆之所以要急着撤军,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自从郭药师和杨可世兵败燕京之后,刘延庆心里一直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自己率领的这支大军根本打不了大仗,若迎战辽军必一败涂地,到那时想撤就来不及了。
二是,他一直主张应借助金军的力量来进攻燕京,根据宋金盟约,金军应该从北往南夹击燕京,可是金军至今仍按兵不动,所以他们宋军也应该退兵,择机而动。而且,刘延庆知道赵良嗣与马扩已经去北安州与金人谈判去了,他想等谈判有了结果以后,根据情况再出兵北上也不迟。
当天晚上,刘延庆就想下令撤退,可刘光世坚决反对——刘光世认为,现在已是深更半夜,人马都已熟睡,若忽然下令撤军,一定会造成混乱,进而给敌军可乘之机,所以,即使撤退也要等天亮以后再下令。
这一夜,刘延庆过得是提心吊胆,毫无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