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现在我梁山泊公审济州府尹,谁有冤情,速速说来,迟则大仇难报!”
李衍以为此次公审也会跟以前的公审一样,开头难,然后慢慢引导,民众才会积极踊跃!
哪成想,李衍的话音一落,就有一个四旬左右的不凡男子分开众人上得前来,然后行礼道:“禀报大王,小人有冤情!”
李衍问:“你有何冤情?”
那人道:“小人姓苏,名长官,乃是本地米商会会首……”
一听这个苏长官的身份,李衍不禁一皱眉!
在李衍的印象当中,米商好像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不过这次李衍错了。
这个苏长官还真就是一个例外。
此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
苏长官最早是在一个小村中卖米,从那时开始,他在量米时就会以一把红木戒尺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了之后,他又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尽量让利,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无尖不商”。
当然,到了后世,“无尖不商”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