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登基的时候,平均米价大约是每石六百文至七百文,等到北宋末期,平均米价大约是每石两贯五百文至三贯,粮价翻了四倍还带拐弯!
因此,一确定三里渡那里真有四百五十万石粮食,李衍当即就命令马灵回山去取所有水军过来,将这四百五十万石粮食全部都运回宛子城!
与此同时,李衍也很好奇,济州府尹怎么能囤积这么多粮食?
后来,阮小七对济州府尹严刑逼供,他才吐露出,这些粮食并不全都是他的,而是他们的,他们包括六位地方大员,另外,他们并不打算占有公粮,只是借公粮进行低买高卖,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粮价高的时候,他们将公粮卖了,在粮价低的时候,他们再将粮食买回来还给公家,而且他们也不全卖,始终留有一地粮仓的储粮,一旦哪方兜不住了,他们就将储粮运去应急,因为济州处于水运交通的枢纽漕运畅通,所以,他们六个一商量,便将公共粮仓修在了济州,以便买卖转运。
也是李衍和水泊梁山运气,今年秋收之后,他们六人用尽手段收上来了不少私粮,加上六处官仓的公粮,才凑出了这四百五十万石粮食,准备等过段时间辽国境内的粮价再涨一些,将这些粮食卖去辽国。
结果便宜了李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