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赞成降金的,有赞成降宋的,有赞成降水泊梁山的。
惟有萧干和耶律大石沉默不语。
萧普贤女见一众大臣都赞成投降,没有人主张拼死守城抵抗到底,心里不禁一阵难过,也一阵疼痛——从内心深处来讲,萧普贤女是坚决反对投降的,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性格刚烈,主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可是,现在大臣们都建议,向宋国或者是向女真亦或者是向水泊梁山称臣求和。
萧普贤女想了想,决定顺水推舟——萧普贤女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缓兵之计,可为今后进一步谋划赢得更多时间。
萧普贤女说:“大家不要争了,我看三者皆可取。对大宋和大金以及水泊梁山,我们都派出使者求和,纳款称臣,它们三家谁先接受,咱们大辽就投靠谁,大家以为如何?”
众臣齐声说:“太后英明。”
萧普贤女望向萧干和耶律大石,问:“你们怎么看?”
萧干已猜到了萧普贤女的用意,所以微微一笑,说:“臣无异议,一切且听太后旨意。”
耶律大石也没有提出反对,他也明白萧普贤女的用意。
不过耶律大石考虑的要更深远一些,他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