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多人,受伤了三万多人,失踪了三千多人。
二战初期,希特勒基于上述理论,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像漆黑的夜里突然出现的闪电一样打击敌人,攻势凌厉,无往而不利——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零年六月他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二十七天内征服了波兰,一个小时拿下丹麦,二十三天征服挪威,五天征服荷兰,十天攻克比利时,三十九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一九四一年希特勒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到十二月便打到莫斯科郊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无论是中东战争,还是海湾战争,闪电战都成了战役获胜的不二法门。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闪电战作战的突然性,可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能够以寡敌众。
更关键的是其震撼性——这种碾压式的攻击,很容易攻破敌人的心理防线,进而让敌人成建制成建制的投降。
当然,倒不是说闪击战没有弱点,控制与补给就是闪电战的最大弱点。
不过——
在这场大决战当中,却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