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败绩,可正典宪,请求罢免李纲和种师道的职务。
赵桓准奏,于是罢免种师道宣抚使职务,改任大一宫使;罢免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职务,命蔡懋代之。
赵桓比任何人都知道,姚平仲劫营是谁安排的,可劫营兵败,总得有人来承担责任,所以李纲与种师道成了替罪羊。
李邦彦等人还嫌这样不够,要将李纲捆绑起来,交给金人处置。
可不知为什么,金使竟然不接受,反说这样不可,认为还是由大宋自行处置比较好。
李纲在城外得知事情有变,遂立即领军入城,然后前去面见赵桓,想跟赵桓商量对策。
可赵桓拒而不见。
这时,李纲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免职,于是退到浴室院等待赵桓降罪。
蔡懋接替李纲行营使职务后,立即派人统计损失情况,结果是行营司兵所失才百余人,损失情况并不像李邦彦等所说的那样严重,而西兵折伤也不过千余人,其他各勤王之师因为没出兵,故没有任何损失。
很明显,李邦彦等主和派夸大了兵败损失,他们这是要以此打击主张向金人开战的李纲和种师道等军方势力。
政治斗争向来是无耻和没有底线的,这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