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主张开战,建议与各勤王之师约好日期,同日大进兵,与金军鏖战,一决胜负。
有人反对开战,他们认为,金军现只控制外城城墙,尚未入城,如果现在开战,势必将金军逼入城内,那样,很可能发生屠城之祸。
还有人认为,赵桓曾有蜡诏送来,已明确指示(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轻动。),现应遵守赵桓诏令,静观其变。
再次,这十七万大军的组成很复杂——他们有的是招安而来的盗贼,有的是收拢而来的溃兵、军贼,也有临时组建的勤王兵与民兵。
这样一支杂牌军,其军纪与战斗力,可想而知。
另外,底层士兵,尤其是那些曾被金军打败吓破胆的士兵,不愿意再跟金军交战,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哗变。
事实上,这段时间,已经有过两次哗变了。
第一次,在相州时,不少乱兵不愿意跟赵构来应天府,更不愿意跟金军开战,所以,这些不想跟随赵构南下的乱兵,闻听大元帅府欲迁往应天府之后,趁天色未亮,偷偷在城北门与府衙前放火,企图造成混乱,然后逃跑。
幸亏张俊反应快及时将那些纵火的乱兵捉了,并将大火扑灭,然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