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了。有的时候。一个定理、一个巧妙的解法对于某些算家来说,几乎就只有一层窗户纸。可是碍于观念,或许有些人一辈子也不回去捅破,甚至会主动将窗户纸糊上。
就以地球的数学家为例。实际上,十九世纪上半页,就有不止一位数学家分别独立的做出了“建立平行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也有效的几何学”的题目,也就是非欧几何。数学王子高斯同样明确提出过这种想法。但是,终其一生,他都没有付诸实践的想法,不仅如此,他还劝阻其他年轻有为的数学家向着这一领域进发。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群论。如果要描绘“对称”这一古老的概念,“群”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工具,甚至有不少数学家认为,群的发明实在是太晚了。它本应是数学当中最基本的概念——要知道,人类认识对称,甚至有可能是在学会数数之前。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认识太过直观,不言自明,所以群论并没有像几何、代数那样古老。
有时候,有些事情,明明只需要捅破一层窗户纸,可就是没有愿意去捅。这种情况,也是广泛存在的。
算主不会往“不完备”这个方向思考,算君则是根本不屑于思考这个领域。若是没有王崎,或许神州的算学,还将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