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子是物质最底层的存在,那么它就必定只有有限的一种或几种。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千年之前,“原子之下的结构”,就有许多种假说。
其中,“扭结”一说,又是这些假说当中丝毫不起眼的一个。
它假设原子是由某种丝线形成的“扭结”。不同种类的原子,就是扭结的结构不同导致的。
这个说法也曾取得过那么一点影响至少万法门专门为此研究过一小段时间的扭结,开启了拓扑学的这一分支领域。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奔雷阁对“电”的研究,迅速的影响到了焚金谷。尤其是在“万法归一”麦思伟弟子的一支并入焚金谷之后。他们以“鳄神”卢瑟福为代表的这一支,成为了这方面先驱者。通过气体放电的研究,发现了“电子”的概念、重新定义“电荷”与“电流”……本世纪的历史之中,这就是卡文迪许实验室。
这些概念被引入焚金谷的物性之道,然后继续深化,使得新的原子模型诞生被戏称为“表面嵌合着果脯的发糕”的模型。
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扭结”是什么鬼东西了。
而到了更后面,鳄神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是个小小的行星系”这种“普通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