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不由得咒骂国内的那些军火商人,什么武器,火绳枪啊,板甲啊通通都对外卖,该死,回头一定要写报告,要严格审查军械的出口,不能让这些军械落入帝国的敌人手中。
他的抱怨不是没有利益的,因为如果说火绳枪的出口还需要审核外,那么板甲、刀剑这冷兵器军械,那基本是敞开了卖,甚至国内的民众要是喜欢,都可以买两套板甲穿。
当然了,这种民用以及出口型的板甲,都是轻型化板甲,用的材料也都是普通的钢铁,挡住冷兵器,尤其是弓箭的问题不大,但是想要挡住火枪,那可就够呛了!
而大唐的军队,都是装备枪炮的,而且用的还是比燧发枪,在大规模装备了十四毫米口径的中型燧发枪之后,还开始列装十八毫米口径的重型火枪。
在十八毫米口径的燧发枪所发射出来的子弹之下,任何盔甲,包括大唐陆军自身装备的重型板甲,通通都挡不住!
要不然,你以为大唐王朝为什么会把板甲到处卖啊,除了价格昂贵利润超高之外,还因为这玩意的战略作用已经大大下降,更别说他们卖的还是只能抵挡冷兵器的轻型板甲了,对子弹有一定防护效果的军用型号的板甲还是不会出口的。
所以杨鸿口中虽然咒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