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其实不低,如此也是导致了纯蒸汽船只的运营成本不低。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帝国如今航海界,更倾向于选择机帆并用的船只,而不是说选择纯蒸汽动力的船只了。
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了目前大唐的航海业主要倾向于选择几千吨的机帆船只,而是更大吨位的纯蒸汽船只。
如此倒过来又是使得了造船业在这一领域的船只,越造越便宜,因为这种两千吨的船只,技术非常的成熟,同时订单非常多,使得了越来越多的船厂涌入其中,整个大唐帝国有能力施工两千吨到三千吨级别商船的造船厂,少说也有几十家呢。
而造船厂多了,虽然订单依旧多,但是竞争也大,竞争之下,这个级别的船只价格也是逐步降低了。
如此反过来又是让船东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这个吨位的船只。
这不得不说,算得上是一个讽刺。
而要使得这种局面出现变化,恐怕还要让造船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煤炭的价格持续下降,然后各地的大吨位码头多了起来,如此导致采购、运营成本降下来后,万吨左右的船只才能够成批量的出现了。
不过虽然现在都是几千吨的船只,但是和以前比起来也是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