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洋哈哈一笑,开始装逼了。
当然,这也的确是他心思敏锐,在看到这块残缺的黑色石片和上面的楷体汉字,瞬间就想明白了一切!
他对阿黄解释,这东西并不是黑色石片。根据这个质感,联系到这东西的背景,它的材料应该是……象牙!
没错,这正是一块用象牙制作成的笏板的其中一部分。
何为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
因为笏板分别是用玉、象牙或竹等制成。不但本身价值高,而且象征着大臣们的身份地位。
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自从唐朝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至于明朝,则是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
而且理论上,因为古代朝廷大臣要对皇帝进言奏事,说的第一个字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