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孺子可教,后继有人,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名将欣慰。
李靖被亲人塑造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儿郎,很快得到了隋朝大臣们的夸奖。
吏部尚书牛弘称赞李靖,“此人有王佐之才”,宰相杨素指着自己的座位告诉李靖,“阁下将来一定能坐在这个位子上”,李靖的确做到了,不过他做得不是大隋帝国的宰相,而是大唐帝国的尚书左仆射。
李靖开始只是长安县功曹、兵部驾部员外郎等小官,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他当上了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成为太原留守李渊的下级。
李渊当时正密谋起兵造反,李靖当然有所察觉,他打算到江都向隋炀帝告发。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回到了长安,不久,李渊父子攻占长安,李靖成了李渊的阶下囚。
李渊为起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五子李智云惨遭杀害,祖坟被刨,一腔怒火就发泄在这些隋朝官员身上,李靖被判斩首。
临刑时,他神色不变,坦然自若,他大声向李渊喊道,“你李渊起兵,本来是为天下剪除暴乱,成就大业,为什么因私怨而斩壮士呢?”
李世民当时也在场,他极力为李靖求情,李渊只好顺水推舟,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