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将五行发扬光大的还是阴阳家的邹衍。
邹衍提出“五行生胜”的原理,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对立的关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
而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哲学意义。故后人评价:阴阳终始,五行生胜,反覆乎天人之际。也是相当客观和合理的。
但是邹衍当时最重要的思想还是“五德始终”。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
而“五德终始”是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每一代王朝都有一种德行,而统治者不遵守道德,王朝就会德衰,最终被另一种德行所取代。这也是给予帝王的枷锁和警告,让他们不能肆意妄为。
这一点在《吕氏春秋》中有着很好的表述: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
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
及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