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看来,都不是问题。
方向都给你了,也知道是要用烧瓷的高炉锻烧,不断地去试,总有成功的一天。
再说了,又不是要建海底隧道、也不是要建几十层高楼大厦的特种标号水泥,只要能把沙子、石头凝固就行。
能让大明帝国铺设几条深入蒙古草原和辽东的道路就好。
如此一来,军队神速暂且不说,至少能让大明的后勤辎重减少负担。
倒是玻璃有点麻烦,虽然知道用石英石作为原料,也是用高炉烧制,可却多了一个吹的步骤。
怎么吹,崇祯皇帝是不知道的,也没有见过。
不过,反正都是烧,都是用高炉,崇祯皇帝也就顺势说了一遍。
在他想来,大明的能工巧匠必然不会让他失望,琉璃都烧制出来了,一步之隔的事情嘛!
多大的事?
而短期的安排就容易实现了,都是一些照搬照抄或者立刻可以解决的事情。
例如把半人高的钟表缩小,不要求一步到位搞成手表,只要搞成可以摆放在书桌上的小玩意就行。
这样,今后大明军队联合作战,再也不用看日头用沙漏,耽误了时间。
还有,把大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