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自然就要给人家办事。
复社在这条上,还是很讲诚信。
哪怕后来大明灭亡了,建奴打下了江南,一些复社的头面人物也主动找建奴请愿,请求减免江南的赋税。
这一点,复社可以说是讲诚信到底。
当然,如果朝廷要加农业税,那就另当别论。
基本上各路头面人物,都是选择性失明。反正不是加我身上,操的啥心。
于是被复社精英允许加收农业税的大明王朝,终于给灭亡了。
其实,复社精英的这些做法,在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眼里,并不陌生。
后世的公知、叫兽、砖家,跟他们的做法可谓如出一辙。
都是拿着别人的钱财,替人鼓吹,最终忽悠的还是百姓。
并且充斥各行各业。
在温体仁坚定的目光中,崇祯皇帝回忆起复社的往事,多少还是有些顾忌。
主要有两点,其一,客观的说,复社良莠不齐,其中还是有些人才和忠义之士的。
历史上,随着大明灭亡,复社昔日的风云人物们,命运也再度分化。
他们铁骨铮铮抗清到底,或不屈战死,或归田隐居,终生不仕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