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吾往矣。
有人愿将生死托以恩主,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
当然大多数人未必有这样壮怀激烈的高亢情怀,但人情冷暖,其心自知。
能够参军入伍的,大多都是寒苦人家。
与其跟他们讲这些大道理,还不如来点实惠的。
这一点,作为普通百姓穿越过来的苦逼逼,最有体会。
故而,军改小组长崇祯皇帝在京营将士们的保障上下足功夫。
他认为,整个大明都如此,肯定不实际。
但可以集中一点作为突破,那就是打造几支精锐强军,每支队伍人数不需太多,三五万人足矣。
他将倾尽自己所能,为这支军队提供最充足的给养和装备,不惜工本,装备方面务必做到当世最强!
一旦加入,便是终生职业,哪怕没有没于战阵,老不堪用,也要奉养一生!
比如残者必养,亡者必葬之类的规定,给士兵们增加一层后续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虽然这样会增加极大的作战成本,但如果用钱能够买回人心,又何必吝惜自守。
战事上不能取胜,积攒再多钱粮也不过是给建奴做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