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之财,毕尚书比谁都高兴。
毕竟,这段时间来,国库空空如也,都是从皇上的内库中支取,作为户部尚书,毕自严都有些不好意思 开口了。
“朕准备开一家商行,除了每年付给盐场六十万两白银,并且每年照常例缴纳五十万两税银给国库。
毕爱卿以为如何?”
崇祯皇帝按照目前的行情,再缴纳国库的基础上加了三十万两。
“臣以为可做,皇宫承包了盐场之后,朝廷不必负担盐场的运营费用,等于是净收入。
而且可以裁撤各处盐运司,又能省下一笔银子。”
毕自严显然对于能给户部增加进项的主意都很支持,并且算得极为精细,哪怕是面对崇祯皇帝?
次辅王应熊是厚道人,他蹙着双眉问道:“皇上,如果盐场承包了,这发出的盐引该怎么办?
就拿长芦盐场来说,每年发二十万盐引引,外面还没兑现的盐引估计还有三年之多。
臣以为需要先解决了盐引,方可承包,免得引起商民在京城聚集滋事。”
毕自严立刻反驳道:“盐场承包是承包,盐引问题是盐引问题,两件事岂能混为一谈?
要是要处理完盐引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