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十分明显,因此基本可以判定为近代赝品,甚至都到不了民国。”那位被叫做郭老的瘦高老者道。
八仙桌边的争论,引得各位大老板纷纷上前,过来端详笔筒。有的直接上手,翻来覆去看个不停,有的议论近年各大拍卖行的拍卖品中,有哪些笔筒被拍出天价。
“茅师傅,你说这就是一个笔筒,值不值得花钱拍下来?”一位身穿t恤的三十来岁青年,目光锐利,气度不凡,颇为老练地问茅师傅道。
“傅老板,这一件笔筒虽不起眼,但如能到清代,不要说到明代,只要是哪位名人用过,就有了历史文化价值,那就不得了,值个几十万也有的。”茅师傅在这位青年老板面前,并不敢将话说满,暗示他还是以其他专家的意见为主。
“傅大少一向都看不起这些杂项小件的,不过这个笔筒倒有些奇特,有一股沉香的味道,不如傅大少拍下来,摆在书桌上也不错。”一个身材高大的西装汉子,手掌中把玩着笔筒,粗声道。
“徐老板就爱说笑,这个笔筒本来就是沉香木所制,当然有沉香的味道,亏得你号称古董行家,让京城来的傅大少笑话。”一个白胖的中年汉子道。
“李老板说得在理,这个笔筒的材质,确实是沉香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