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给我上高中,上劳什子的中专,那个文凭有个屁用!你以后要给我上大学,更进一步深造!中专那玩意是让一批有天赋的孩子,在没有灌满浆之前,就被提前收割,然后被晾在最基层,任其凋零,那是瞎搞!”
其他人没有李均那么好运。
国家包分配的诱惑,对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来说,实在太大。尽管有学校的保护政策,也挡不住这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去上中专。因此,尽管有少数尖子学生被老师保护去上高中考大学,但大量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初中毕业生,仍然选择上中专,直到全国大中专招生并轨为止。
现在作为后世的李均自然知道,他们选择上中专,将是选择了一辈子的悲情。
别看他们现在考取中专生,犹如范进中举,家庭大宴宾客庆贺。
可是到头现那中专一纸文凭将会约束他们在最基层,而且是一辈子约束。
而当年那些考不上中专只能上高中的同学,却只能通过高考,获得上大学甚至是京大,清大等重点大学的资格,那些考上大学的同学,对于他们的冲击,不亚于一颗原子弹。当年在学习上不如自己,他们没考上中专只能去上高中,三年过去,他们只获得一个吃国家粮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