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生的小姨要入学报名了。
随着改革开放,先富裕起来的沿海发达地区,那些先富起来的子弟,也就是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厂二代,疯狂自费涌入各大高校,不少学校为了创收,还特别增加了富裕地区的自费生名额,下调富裕地区自费生的录取线,学校乌烟瘴气程度难以想象,连燕大北大都能沦陷的节奏。
这年代学费上涨,在农村供一个大学生,家里砸锅卖铁,全村供养一个学生,这都是这年代很寻常的现象。
所以自古寒门难出贵子,但是一旦这些孩子跳出农门之后,不少是在后世都是很有出息的。
所以这个年代农村大学生很少,凤毛麟角,华夏不多的学校都被城市学生瓜分了。
当然后世也差不多,华夏好的大学都被北上广城市的大学生给瓜分了,他们在本地招生的名额是占比百分几十,甚至是七八十以上……这也是推动大城市房价的推手之一,北上广深,意味着你孩子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概率几何倍增加。
不过岂止是大学啊,就连县城的好高中都是,只要你有钱,你孩子中考成绩是翔,钱,都能给你整进重点高中,然后,一个乡下学生就失去了进入县里重点高中的机会……
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