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条件下加氢液化反应,生成燃料的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首先是德国,然后世界各国都先后建立一些实验厂,将煤炭直接液化。
岛国也不例外,因为岛国同样是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岛国发动侵华战争,发现华夏的海量煤矿,岛国一直发展人造油,利用华夏的煤矿的页岩油层,煤制油和松根汽油,用内热式干馏法提炼重油,日产4000吨,主要供应海军舰艇使用,但是这种方法生产的重油杂质较高,舰艇燃油嘴喷嘴经常被堵塞,海军非常气愤,一些炼油厂的相关人都引咎自杀。
那是那个时代工业基础还不到位。
那些人死得很可惜。
不过,岛国没有停止继续研究。
随后岛国七年计划,对于煤液化寄予很大希望,计划在1944年前,建立87个合成油装置,总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300万桶,作为他们原油的重要补充。但是,1937年的岛国那些工厂投产后,产出的煤液化油,少得可怜。
因为受到那个年代工业基础的限制,岛国的煤制油始终不成气候,最后,直接液化装置在华夏到战争结束之后只有1000多桶,离岛国军部规划的差太远了。
在美英对岛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