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建立一个缓冲环节。
这不是战争,他不能赤膊上阵。要不然,遇到一点问题,就会有损他这个太孙和海军司令,海军大都督的威信。
所以,趁着刘江还未到京师的这段时间,他准备先把建立科学院的框架,建立工业区的框架搭建起来。
建立大明科学院的框架是从工部抽调的工匠,所以这只是一个框架,指望他们自主研是不可能的,在前期的展时期,必须要朱瞻基给他们指明展的方向。
中国的古代的明,基本上都只具有实用性,而没有逻辑性。
一种明,往往是因为某个目的而明创造,但是明出来之后,缺少其功能的延展性。
就好比水车,古中国在荷兰这个国家都还没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水车,但是几千年来,从来没有研究过利用水力资源进行磨面,只有单纯的浇水功能。
儒家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在历史上也只有宗教能比较,特别是现在朱元璋又把科考局限在了八股文的范畴内,这种应试教育更是对思想的严重阉割。
如果朱瞻基不加以引导,他能想象的到,这个机构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一个专门为领导服务的务虚机构,这种单位,在后世多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