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防的公候来承担,这样就节约了大笔的耗费。
而那些公候们也不可能不接受,虽然一开始会让他们承担巨大的负担,甚至要欠朝廷几十年都还不清的军费。但是以后能当一个无冕之王,这在封建时代,绝对是人人都追求的。
只要能把这些封地经营好,所有的开销以后都能赚回来的。即使赚不回来,难道朝廷还逼着你拆房子卖地吗?难道为了一点耗费,就让戍边将领活不下去吗?
不可能的。
如今的沐王府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云南铜矿被开发之前,沐王府穷的只差要当裤子了。不要说朝廷的军队耗费,就连他们自己的卫队耗费,都承担不起。
原本他们要承担朝廷大军的一半耗费,最后还不是被朱棣给免了。
现在有了铜矿,他们的日子才好过一点,欠朝廷的耗费也逐渐都补了上来。
前几次征伐安南,朝廷还从云南当地招兵买马,用的也都是沐王府出的银子。
因为只有沐王府这一个例子,所以如今的大明并没有在这个方面的详细规定。
比如其他公候镇守一地,需要承担多少军费,缴纳多少税赋等等。
抛开沐王府这个个例,朱棣绝对不愿轻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