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座窑洞形状功能各有不同,只有两座是为了烧制琉璃的,其他的窑洞,将会分别烧制青砖,炼焦,烧瓷,还有一座是按照朱瞻基的指示建造成的竖窑。
这种竖窑跟炼铁的窑差不多,有一条专门的通风管道,可以向里面通过水排鼓风。
据说这是太孙在古书看到的烧制钒土的窑,用耐火土建好窑洞之后,能将火温升高到可以炼铁的程度。
用这种高温,任何石头都能烧成粉末。
即便有人不以为然,但是这是太孙的命令,所以所有人还是按照工部建窑的严格要求,修建了这样一座窑洞。
在现代,有了先进的工业设备,有了回转窑,烧制水泥非常简单了。
但是这个时代,没有碎石机,只能靠人力粉碎。所以两磨一烧的水泥制造程序,必须要多加上一道烧制的程序,才能节省更多的人力。
二月底窑洞建成,但是还要等阴干和烘干,加上春季多雨,所以一直到三月初十,这座石窑才算能进行第一次的试验。
一窑被敲的半碎的石头足有数万斤,在被高温烘烤一天以后,就变得脆了许多。
这个时候,窑洞熄火,这些石头又被运了出来,用人力和石磨将它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