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拨人。
像他这样的人当然看不上纨绔子弟的杨稷,但是也能公平公正地将整个过程说了清楚,不带一点个人偏见。
这也让朱瞻基对他有了一点兴趣,因为勋贵营和孤儿营的对立,所以幼军里面的立场性其实是比较严重的。
这谭源能够不带一点个人色彩,没有任何偏见地叙述整件事,这是非常难得的。
听完了整个汇报,朱瞻基打发了他们下去,将目光转向了郑和。“总监认为此事该如何应对?”
这当然不是问对杨稷的处置,而是要不要派兵去迎回陈礼他们。
他们去的时候去轻衣简从,回来的时候不仅有许多劫掠的物资,还有几十个俘虏,这都将影响他们的机动性。
郑和斟酌了一番说道:“如今和歌山的守卫去迎接羽林卫,他们有四千人了,足以应对任何情况。所以援兵暂时无需再派。不过和歌山位置重要,扼守大阪湾门户,不可有失,所以应该派两艘战舰驻守,确保万无一失。”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就安排下去吧,传太孙令,直接将杨稷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这个时候,朱瞻基懒得顾及杨士奇的面子了,一个害群之马,屡教不改,那就当一个典型